四渎淮水,九州有名;源于桐柏,滔滔东行。7月14日上午,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星火亮路,童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在指导老师毕强的带领下,抵达阜南县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王家坝抗洪纪念馆是一座承载着无数抗洪记忆和伟大精神的场所。全体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踏入馆内,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震撼的影像、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抗洪时刻。王家坝闸于1953年1月10日开工,同年7月14日竣工,该闸闸室13孔,每孔净宽8米,总宽118米,设计最大进洪流量1526立方米/秒。王家坝闸的成功建造,离不开淮河儿女的艰辛付出,这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如建国后阜南县首任县长唐立全、技术骨干钱春贤、“不把淮河大堤修好决不结婚”的女青年朱秀英等,正是无数个心系大局、不计名利、踊跃参战的建设者的奉献付出,千里淮河之上才能巍然矗立起这座丰碑。
在参观过程中,解说员详细地向全体成员讲述了王家坝多次开闸蓄洪的英勇壮举以及背后的感人故事。蒙洼蓄洪区建成以来,为了淮河上下游的安澜,蒙洼人民抛家舍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洪水淹没,他们以不屈不挠、淳朴厚道的品格特质,迎暴雨、战洪魔,开展生产自救,以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慨,向世人展现了蒙洼人民压不垮、敢于斗争的高尚品格。每一次的开闸,都是王家坝人民为了大局利益做出的巨大牺牲,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团队成员。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每当洪水来袭与开闸蓄洪,各级党组织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让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广大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奋起抗灾,社会各界广施援手、捐款捐物,让蒙洼人民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托举起无坚不摧的抗灾合力。一次次抗洪救灾,激发的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伟大精神,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
最后,毕强带领全体成员来到王家坝闸前合影留恋,并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他表示:“正是因为王家坝人民的一次次开闸蓄洪,才换来了淮河上下游地区的安宁。我们要将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传承下去,在将来要成为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了王家坝人民不畏艰险、团结向上、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与弥足珍贵的“王家坝精神”孕育的宝贵精神财富。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力激发。实践团全体成员纷纷表示会以王家坝精神为指引,砥砺前行,将抗洪精神发扬光大,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展现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抗洪精神品格。
撰稿:张子扬、杨琬婷摄影:潘金城初审:毕强、汤哲妍复审:刘甜甜终审:沈冰冰